2025-02-18
志以星火,愿暖冬日——初民寒假社会实践纪实(二)
志愿服务是培养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全社会广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更好发挥志愿服务的积极作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在这个寒假,初民学子积极树立奉献社会的意识,踊跃投身志愿服务活动,在岁末年初之际以志愿热情点亮社会各个角落。他们用行动生动诠释志愿精神,让这个冬天因志愿服务而更加温馨。
社区志愿、驻村实践、春运志愿者、寒假托管班,图书馆志愿者......不同形式的志愿实践,带着同一个服务他人的愿景,收获着同一份温暖寒冬的果实。用文字记录脚步,用真情照亮梦想,这是初民学子的实干所在,是青年学子的朝气所在。
文化润心,实践启智,青年从不缺乏守护传统文化的耐心。姚佳汝同学在浮山县响水河镇东陈村的十天实践中,为节日演出提供后勤保障,担任文化讲解传播者,收获了超越课堂的生命教育。她说:“东陈村的实践教会我的,不仅是守护传统的技艺,更是创造传统的勇气——这或许就是文化摆渡人的真正使命:既要做时光长河的纤夫,也要成为驶向未来的帆影。”
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我们身边的环境也在提醒着我们行动起来。唐冬至同学来到凤凰溪,参与了巡查河道,清理垃圾的工作。他诚心感慨:“个人的力量是微小薄弱的,人类的力量相比于整个宇宙更是一粒尘埃般的存在,但这并不是自我否定与浪费、不爱护环境的借口,直面问题并且积极解决问题才是正确的道路。”我们承认个人力量的微小,但若每个人都投入保护环境的实践中去,所汇聚而成的集体的力量则是极大的,青山绿水需要你我共同守护。
春运期间,车站常常人满为患,这是一场独属于中国人的迁徙,每个人都饱含着对团圆的期待,跨越千山万水,离家越来越近。牛菲同学参加了太原南站的春运志愿服务。快节奏的时代,许多人似乎已经跟不上脚步,手机上显示抢票中却以为买到票而空欢喜一场的人,背着大包小包进站的人,怕不认路提前六个小时来候车的人……这个连纸质票都要自助打印的时代,在不经意间已经让一批人无所适从。所幸,时代并没有将他们忘记,有五颜六色的文字指路牌,有更多穿着马甲的志愿者,在为这个时代做出贡献,在世界转动的同时,牵着更多人的手,往前迈进。
时代在往前,生命在萌芽,一代托举着一代,青年也在传递着新的力量。蒋艾弘同学参与了寒托班的志愿活动,他给小学生讲课,带着他们玩游戏、看电影等。在这里,志愿者是耐心的倾听者,是温暖的陪伴者。每一次弯腰,每一声问候,都是希望的火花。“护航成长,与爱同行,这项志愿活动不仅是孩子们玩耍和学习的乐园,也是我成长和接力的跑道。”在经过一个寒假的相处与教学之后,蒋艾宏同学不仅给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快乐,也志愿过程中感受到了青年的担当和使命。
“积蓄星火,以待磅礴。”寒假已经落下帷幕,这一场场初民学子的爱心实践还在继续,社会实践活动从未停止。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能够为大学生今后走出校门,踏入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志在心中,愿在行动,希望广大的初民学院学子,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让志愿精神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光芒,让实践态度在社会生活中发光发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