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初民园地 / 学术研究

透过星巴克的成功研究初创企业

 

辛艳2015-01-03

 
摘要:随着星巴克在中国市场步步为营,回顾分析企业在初创时期所面临的本土化和资金的问题,并在特定时期的特定环境中采用不同财务政策。星巴克在还未进入中国本土的星巴克在融资策略方面选择直接融资而不举债,之后进入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并相继进军中国二三线城市,星巴克采取100%股权的直营方式,其资本结构也因地区不同而不同。进而研究对于初创企业而言,企业如何选择财务政策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问题。其风险管理政策和融资管理政策均因条件不同而选择不同,最后归纳出在一般情况下,初创企业应采用资本集聚策略保持富有弹性的、灵活的财务策略及通过权益资本建立利益相关者同盟的策略,同时,财务政策的选择要视不同情况而定。
关键词:初创时期   星巴克   财务政策   融资策略
 
1989年,美国爱迪思研究所创始人伊查克?爱迪思博士提出了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他认为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从创办开始,到其消亡为止所经历的自然时间,包括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4个阶段。预期盈利导致企业的创建,企业进入初创时期;盈利水平快速提高,企业进入成长时期;盈利水平由缓慢提高转变为明显下降,企业进入成熟时期;盈利水平持续下降,企业进入衰退时期。本文仅就企业在初创时期会遇到的财务问题研究其可制定的相关财务政策,并以目前已成为小资生活一部分的星巴克Starbucks在初创时期的情况为例来研究。
一、初创企业的由来及财务特征
一直被认为是“多数人承担得起的奢侈品”的星巴克咖啡终于在今年3月份登录太原市。星巴克咖啡公司成立于1971年,是世界领先的特种咖啡的零售商,烘培者和星巴克品牌拥有者。旗下零售产品包括30多款全球顶级的咖啡豆、手工制作的浓缩咖啡和多款咖啡冷热饮料、新鲜美味的各式糕点食品以及丰富多样的咖啡机、咖啡杯等商品。虽然一度被定位为收入较高、忠诚度极高的消费阶层,但就目前而言,星巴克已从西雅图的一个小公司发展成为一个在全球四大洲拥有12000多家零售店分布在40个国家的大型企业。
但在其创业初期,特别是星巴克作为一家从国外进入中国的企业,依旧面临了严重的本土化问题和资金问题。任何一个从国外进入中国的企业,考虑本土化问题是必不可少的,在中国,政策和市场的不成熟,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整个社会不够健全的诚信体系等问题都要求星巴克要谨慎地调整发展战略,选择合适的管理模式并制定相关的财务政策;另一方面,对于大众来说是奢侈品的星巴克,店面的选址总是遵循“租金昂贵的城市繁华地段”的规律,就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为其开拓新店,所以,资金问题也是考验它的一道难题。
就整体而言,处于初创时期的企业会开始于两种情况:一是在获得一定专有技术后由个人独资、集体合资或国家投资创建的企业;二是由原有企业接管其它企业而转变成新的企业。处于初创期的企业,普遍特点是其生产设备简陋;拥有一定的生产技术或专有技术;生产规模小,产品市场份额低,固定成本大;企业组织结构简单,生产经营者与管理者合二为一,管理体制采取集权模式;资本主要是股东投入的股本和少量的债务;企业盈利能力低,现金流转不顺,经常出现财务困难。初创时期的企业经常采用“钻缝隙”策略,在某个产业的细分市场中提供异质产品或个性化的服务。由于企业规模小,正可谓“船小好调头”,能够快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另外,企业的管理习惯还没有形成,各种内部控制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管理机制灵活而富有弹性。
通常情况下,初创企业的财务特征如下:
(一)资本主要来源于创业者和风险资本家。由于初创时期企业资信水平低,偿债能力差,资产抵押能力有限,负债融资缺乏信用和担保支持,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资金主要来源于创业者的投入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投入。
(二)投资项目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初创时期企业的投入多、产出少,现金流转缓慢等特点决定了高风险的特点。但是,企业拥有的新发明、新技术转化而成的新产品又孕育着新的市场机遇,所以,投资项目又具有高收益的特点。
(三)创业者财务集权治理模式。企业小,创业者集投资者、生产经营者、管理者于一身,即为“小企业做事、大企业做人”。对于初创时期的企业来说,创业者对筹资、投资以及日常财务管理工作都要过问,财务大权完全操控在创业者手中,财务管理体制是典型的创业者财务集权治理模式。
二、初创企业对财务政策的选择
面对种种问题的星巴克对于财务政策的选择将是其在中国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所谓财务政策,一般是指财务主体利用一定的办法有意识地改变财务对象,以达到企业理财目标的指针,其基本目标是配合企业经营政策,调整企业财务活动和协调企业财务关系,力求提高企业财务效率。从财务政策的内容上看,主要包括风险管理政策、信用管理政策、融资管理政策、营支资金管理政策、投资管理政策和股利管理政策等;从财务政策的表现形式上看,它是一套自主的、灵活的内部财务制度。 
而在还未进入中国本土的星巴克在融资策略方面选择直接融资而不举债。1987年,刚转型的星巴克,舒尔茨找私人的投资者,星巴克的第一位投资者鲍德温一次性拿出15万美元,并担任总监,波克也担任公司顾问;舒尔茨有助于创业公司,但这些公司只愿意降低认股价格取得董事席位;星巴克拒绝从银行贷款和以特许经营方式获取资金,因为他害怕自己精心挑选和烤制的咖啡在销售末端由于无法顾及的细节而遭到玷污,所以最终他选择资本密集型战略——上市。1992626日,星巴克在Nasdaq市场正式挂牌上市,缩写“SBUX”,上市招股210万股,每股17美元,融资总额为2800万美元,它为星巴克今后的发展补足了动力燃料。而在19991月,星巴克进入中国大陆,在北京国贸开出中国第一家门店,开启了它进军大陆市场之旅,并在其后的四年间,星巴克相继“占领”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2004年,星巴克在苏州开设第一家门店,宣告其正式入场国内二线城市,其后这家跨过品牌在二三线城市的业务版图不断拓展。比如星巴克在石家庄的投资,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有重要的区位优势,近年来令人瞩目的增长速度使其成为前景广阔的投资热点和开放现代的新型都市,成功地避免了企业的特定风险。从股权结构而言,星巴克在逐渐收回了中国上海统一、北京美大星巴克的股权后,并没有对星巴克进军中国二三线城市有重大的影响,星巴克采取100%股权的直营方式,有星巴克直接负责企业的经营管理,包括前期投资、店面的开发设计、品牌的拓展、运营等这个过程。星巴克避免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政治性风险,显然,足够的话语权与控制权为星巴克在进军中国二三线市场维护和提升品牌提供了保障。从星巴克对于中国的投资风险意识而言,星巴克做足了充分的准备也看好了中国这一发展前景良好的市场,成功地证明了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是一个跨过企业全球经营时必须注重的关键因素。事实上,星巴克的股票结构是有星巴克的管理者及其员工和星巴克上市用友的股东构成,星巴克的资本结构即星巴克与世界各地的合作模式主要有四种情况:星巴克占100%股权;星巴克占50%股权;星巴克站股权较少,一般在5%左右;星巴克不占股份、只是纯粹授权经营。而所持的股权比例越大,就意味着这个地方的市场对它越重要,其中可以看出,中国市场对于它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星巴克在早期的扩张中不开放加盟,主张直接经营,因为这样可以在品质上做最好的控制,可使得品牌不受到不必要的干扰。星巴克也不会花费庞大的资金做广告与促销,每一家好的门店就是最好的广告,每一位员工都拥有最专业的只是与服务热忱。这样既经济又实惠的做法,也是星巴克的独到之处。
透过星巴克在不同市场所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可从广义上仅就风险管理策略和融资管理策略的选择进行相关的讨论。
(一)风险管理政策及其选择 

风险是客观、广泛地存在于公司的融资、投资、营运资金和股利管理的全部理财活动中,并且对公司实现其财务目标有重要的,使人们无法回避和忽视。一般而言,风险和报酬的基本关系是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因此风险管理政策选择的目的不在于一味地追求降低风险,而在于在报酬和风险之间作出恰当的抉择。其决策原则是:当报酬率相同时,应选择风险小的项目;当风险相同时,应选择报酬率高的项目;当决策项目风险大、报酬率也高时,则取决于报酬是否高到值得去冒险,以及决策者以风险的态度。 
   
从理论上讲,决策者对待风险的态度是有区别的,可能采取三种态度:愿意冒险、回避风险、中庸之道。据此,可供选择的风险管理政策主要有:回避风险政策(保守性)、控制风险政策(冒险性)、转移风险政策(针对性,如以参加保险的方式把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等)。 

(二)融资管理政策及其选择 

融资管理的实质在于负债融资和主权融资方式的选择及其融资比例的决策。负债融资对企业经营个有重要的意义,会给公司经营带来正面和负面的双重性影响:适度的负债不仅有利于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而且可以产生财务模杠杆作用,即不论公司利润多少,负债资本的利息是固定的,当公司的投资报酬率高于利息率时,会使公司的每股收益提高;但过度的负债会加大公司的财务风险,甚至使公司陷入财务困境。因此,在制定融资管理政策时,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
负债经营政策的选择必须以资本结构的优化为基础。根据西方资本结构理论,可采用以下两个标准来判断资本结构是否“最优”:一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小化。二是公司的总价值最大化。从根本上讲,财务管理的目标在于追求公司价值的最大化,所以公司的最优资本结构应当是可使公司的价值最高。
   2.考虑影响资本结构的主要因素。影响资本结构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公司的风险程度、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销售的稳定性、管理者的态度、贷款者的态度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 
    3.
进行融资的每股收益分析。判断资本结构的合理与否,还可以通过分析每股收益的变化来衡量。即能提高每股收益的资本结构是合理的,反之则不够合理。

三、初创企业的财务管理策略
星巴克的创业历程不过短短40年,但其经营者把握住了每一个成功的时机,缔造了咖啡王国的神话。咖啡冲泡出了现代企业成长的奇迹,星巴克创始人舒尔茨以其一贯的经营管理理念、财务政策让星巴克咖啡飘向世界,从而成就了咖啡帝国一个伟大的品牌。星巴克只是众多成功案例中的一个,然而不同的财务政策可以造就不同的成功。一般而言,企业在初创时期的财务管理策略可以归纳如下:
(一)资本集聚策略。初创时期,企业最稀缺的是资本,能否有充足的资本支持是企业打开市场、维持生存的基本条件。创业者必须对企业的生产技术、市场前景、盈利预测进行充分调查、科学论证、正确预测,并将这一系列信息向资本所有者进行及时报告、沟通,以吸引资本所有者追加投资。
(二)保持富有弹性的、灵活的财务策略。初创时期,最难的是打开产品的销售市场。企业可以选择直接进入市场,也可以选择寄居进入市场。
(三)通过权益资本建立利益相关者同盟。初创时期,企业的禀赋条件具有不确定性,如产品市场、生产技术、销售网络等方面,为了使利益相关者团结一致,可以将员工的人力资本、销售商的客户资源予以权益资本化,通过谈判设定予以资本化的数额,使初创时期的企业形成一个以创业者为主、多方利益主体共同治理的同盟。
以上的财务政策均是针对大面积的创业企业而言,像星巴克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所采取的策略就大相径庭,每个企业都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以及周围的社会经济环境来确定选择怎样的策略,而非全部生搬硬套,这样才有可能在初创时期得以生存于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并进一步谋求利润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理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3-10.
[2]朱明秀,吴中春.论产品不同寿命周期阶段的财务对策[J].经济师,2003,(7):200.
[3]中国会计网-中国会计行业门户.论企业的财务政策及其选择 [OL]。(2002-06-13[2013-12-26]. http://www.canet.com.cn/wenyuan/cwgl/qtcglw/200807/18-19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