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打开视角  跨校交流  学科融合

 

2024-09-16

为拓宽学生学术视野,促进跨学科交流与互动,9月13日起,初民学院组织学生分批前往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参加“哲学+”的视界PPE系列跨学科对谈课。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本次推出的“PPE跨学科对谈课”连续举办15周,每次课将邀请来自人文社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就某个主题进行对谈,对有关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跨学科、多视角的分析和诠释。

作为参加对谈课的首批学生,初民学院2022级学生马国力、谭小宇、苏文超和张佳怡奔赴北京,认真聆听了“情感研究:理论与经验之间”的主题报告。课堂上,三位专家的深刻见解与各自的学术观点相互碰撞,激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四位同学感受颇深。

c030bec2574338402444eef6c9c777c.jpg

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仅领略到了跨学科研究的魅力,还激发了他们对学术探索的兴趣。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将此次所学知识与更多同学分享,让更多的学生受益。

苏文超

非常感谢学院给了我们这次机会前往中国人民大学参加“哲学+”视界PPE跨学科对谈课。这次关于“情感研究”的主题讲座邀请来自人文社科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与行业精英就此主题进行对谈,对有关社会、生活、学术等领域的重要问题进行跨学科、多视角的分析和诠释。深刻见解与各科专家的实践经验相互碰撞,激发出新的思想火花。让我更加坚信,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PPE的确是高校人文社科领域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谭小宇

情感研究现在普遍有三种范式,一种是观察与叙述,一种是分析与批判,一种是谱系学,冯庆老师现在很关注的一点就是能否摆脱现在“名相化”理论教义对情感实在的僭称,也就是能否摆脱现在注重对情感理论概念分析化,定义化从而转向对情感本质实在的研究。情感是基于经验的,如何用理论表述我们的经验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的一个思考是,现在用经验或者是一种现象学描述来解释情感的研究在学界认可度普遍不如理论分析情感研究的认可度高,但这证实我们所缺的,我们能否把视域转向一种开放式、介入式的解释学或说是表征学来推进情感研究,这也许是突破现有情感研究的一个关键。

张佳怡

新文科之“新”不仅是新时代之“新”,更是新视野之“新”。作为交叉学科培养的学生,本次的情感研究讲座不仅廓清了萦绕在我头脑中的迷雾,也为接下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情感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表征之一,认知与判断共同构成了情感的核心,也无可避免使其带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究其本质,群体情感表达背后依赖的季候是历史学关注的重点,诉诸的作品则是文学与艺术的领域。而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情感,决不能割裂这些客观联系。诸如幸福,公正等研究当同此理。

在讲座对话中,我对哲学的学科性质也有了更深的体悟。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哲学是我们在世界生存的重要工具。哲学研究的对象在不断科学化与门类化。抽象必然会使得研究对象失去部分特性。哲学研究好似用一束光去照亮晦暗,理论者在获得光明的同时驱除了暗影。研究暗影则成为每一个研究哲学的人避无可避的难题。尤其在主观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如艺术美学或者伦理道德等,每位探索者都应有这样的警惕,切不可被想要澄清一切的想法绊住脚步。

马国力

三位老师的讲座分享很精彩,分别从不同切口对他们自己的情感研究集中表达。冯老师以情感研究的诸范式为纲,穿插了文化史、情感史的许多研究视域。“经典哲学传统是否可以由今天提出的方法论回应?如果可以,那么是在哪种意义上回应?”发人深省。潘老师与毕老师的介绍形成了呼应。潘老师以清季民初情感现象为例,用“惘惘不甘”  带动他对情感理论研究的整体理解。提出“情感研究作为理论,与以往针对文学作品的情感研究,真有不同吗?不同在哪里?”毕老师则以西方情感理论谱系为框架,着重介绍了“Contemporary Anglo-American Perspectives”,提到的悲剧悖论、虚构悖论等理论让我拓宽了美学视野。

讲座引人深思,在高呼“人的哲学”的今天,我们今天的“关注每一个人”和从前有什么不同?新时代的新话题需要我们找寻更多的面向和更多的投注去唱响“凡人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