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6
初民学院 马亦非
书记第一次去往山村的时候,穿着一件湿透的白衬衫。久无人迹的山间小路早已被一人高的杂草所封锁,书记提着柴刀,拄着木棍,跨过虬结的树根,踏过崎岖的山岩,趔趄地行走在队伍最前列。离开城关时尚属拂晓,翻过山峰时已是晌午,书记抹了一把汗,望着被遮掩在大山阴影下的小小村庄,与狭窄山道间挑着木桶艰难前行的村民,良久没有说话。离村口还有两三里地,就迎面遇上了挑着桶的村民们,看到书记的到来,村民们带着激动的神色,解下担子,打开木桶,一股清香顿时扑鼻而来。“这是我们刚用新鲜药材熬的清凉汤”,为首的村民憨笑着,略带拘谨地用双手递上了一碗凉茶,“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官来我们村,‘县衙’都还没来,‘地府’就先来了[]!” 书记伸出双手接过木碗,手中的分量比想象中还要沉重。
穿过村中低矮逼仄的棚户,漆黑的窗洞内透出一双双好奇的眼睛,“很多人没有不破洞的衣服,不敢出门来见你”,村干部在书记耳边悄声解释道。书记摇了摇头,径直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昏暗的屋内充斥着浑浊的空气,几只母鸡在人的腿间穿行,书记拉过一张小板凳,没有在意上面厚厚的灰尘,十分自然地坐了上去,与屋主人攀谈了起来。一开始,是几个胆大的孩子站在门口,窥探着屋内的动静,看到书记没有摆“地府”的官威,慢慢地,更多的人围在了门口,最后,书记朝着门外招了招手,如同打开洪水阀门一般,讨论声浪瞬间填满了屋中的每一个角落:因为没有路,进出村子尤为艰苦,所以村民有“三怕”——一怕生病,二怕挑化肥,三怕养大猪;因为没有路,村民很难了解外界的生活,老百姓吵架的豪言壮语就是,我还怕你啊,我连圩上都去过,意思就是他出村赶过集、见过世面……“我们这地方啊,连鸟都飞不出去!”村民们纷纷叹息道。聆听着耳边的声声倾诉,书记的眉头紧紧皱起,等到讨论声渐渐停息时,书记缓缓起身,环视着一张张满怀期待的脸庞,“村里不摆脱贫困,我就愧对村里的乡亲父老!”他握紧了拳头,“我们会竭力解决通乡公路与水电照明的问题,这是我代表党和政府给出的承诺”。
第二次来到山村的时候,书记已经被调到省里六年了,但在山村,听到消息的村民们还是在说:“书记回来看我们了”。这一次,书记放下了拐杖,收起了草帽,因为崭新的公路已经直通村口,不仅鸟能飞出山村,人和车也可以畅通无阻地进出山村。守在村口的村干部邀请书记去新修的村委办公楼再喝一碗清凉汤,但这一次书记拒绝了,他一下车就踩着河面上摇摇晃晃的木板浮桥,马不停蹄地赶去查看水灾后防洪堤的修缮情况。山村里,曾经人畜混住的低矮棚户早已被一排排整齐的平房取代,而书记依旧像以前一样走进一户户人家,蹲坐在小板凳上,听村民们讲述近些年来村里发生的变化。当听到村民们为实现脱贫致富而作出的不懈努力时,书记感到十分欣慰,他表示,只要广大干部群众能做到积极主动解放思想、激发斗志,贫困的山村完全有可能依靠自己的努力与优势在特定领域实现“弱鸟先飞”,打破种种桎梏,翱翔于更广阔的天空。书记的话激励了在场的每一个村民,“弱鸟”的羽翼在逐渐丰满。
又过去了许多年,书记在一步步地升迁,但无论身处什么岗位,他都始终挂念着山村,他在报告中提到山村,在采访中介绍山村,在书里写到山村……而山村这只曾经的“弱鸟”也终于展开了翅膀,变成了雁阵中的第一排。曾经将山村村民困死在贫困深渊中的延绵群山,在村民的努力下已脱胎换骨,变成了山村的“摇钱树”与“聚宝盆”,山上是郁郁葱葱的万亩茶园,山下是欣欣向荣的农家旅游,“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书记当年所描绘的蓝图,如今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弱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将感谢与思念伴着盛夏的暖风送往中央,一封封浸润着赤诚之心的信件,飘落在了曾经的书记,现在的总书记的案上:“山村有今天的面貌,要感谢总书记的关心”“我们还请总书记在百忙之中,能抽空回山村看看”……第三次,书记回到了山村,但这次,他是通过电子屏与千里之外的村民们进行交谈,因为书记所要帮助的,再也不只是一个山村,再也不只是一只“弱鸟”。“希望乡亲们继续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坚定信心、埋头苦干、久久为功,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积极建设美好家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这是书记写给山村的回信,也是书记写给全中国千千万万个“山村”的回信,给千千万万个尚在困境中挣扎的“弱鸟”的回信。曾经,书记在解释《摆脱贫困》一书的题目时曾这样写道:“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 现在,这个蓝图正在逐渐走向现实,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蓝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蓝图。